建党百年丨荣兆梓、谢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政治经济学

2021-1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载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必须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去理解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这一重要表述。之前我们说过,必须深入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层次,去理解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概括。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本文尝试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作政治经济学的诠释。


一、社会主义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解释逻辑,我们把它称作“资本主义的历史性悖论”。一方面,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劳动分工要靠市场经济来组织。因为劳动对多数人而言还仅仅是谋生手段,市场内部的竞争性强制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性,仍然是协调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必然形式;市场仍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全部逻辑还提示我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不适应当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已经和社会化生产要求不相适应,这又可以从两个层面解释。从微观层次看,资本主义是资本与劳动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其生产目的是剩余价值,是资本的利益。因此,资本的技术进步路径必须保持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始终把技术进步尽可能控制在机器一边,在机器的技术升级明显快于劳动者技能和全面素质的进步。资本家总是倾向于采用这种技术路线。从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看,劳动者去技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这其实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因为生产的两个条件即物质条件和人身条件的协同发展,才是最优发展路径。如果只是一个发展而另一个不发展,或者用增长理论的术语,叫有偏的技术进步,长此以往效率就会越来越低。要素投入存在边际效率递减,这种偏向于资本的技术进步路径终究是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从宏观上讲,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两大阶级的阶级对抗,劳资之间的博弈会导致必然的宏观经济结果,资本获取的剩余价值增长更快,而劳动者报酬的增长相对较慢。这种趋势在资本主义实践中表现为一个缓慢的曲折的过程,但总趋势不会改变。阶级力量的对比,工人运动的高涨会延缓这一趋势。但是,长期看总归是工人收入份额相对于资本而言的下降,即所谓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这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宏观经济失衡。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危机发生的时间间隔更长了,但是资本主义的矛盾最终仍要导致危机。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至今仍未结束,美国通过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把危机转嫁给全世界,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一轮的经济危机到底会以何种方式结束是未知的,这种矛盾的积累是否会导致国家间激烈的冲突,导致世界战争,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积累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周期性地发生,必须要通过危机甚至战争来解决不断积累的矛盾。上世纪30年代的危机,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得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通过革命和战争,通过大规模的财富毁灭和大规模的人间灾难才得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是一个历史的结论。
       两个同时存在的必然性,一个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一个是生产力的发展还要靠市场经济来组织,合到一起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的悖论。如何解决这个悖论?显然,必须找到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唯一可能的选择,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主要则表现为,在所有制关系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关系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也意味着,如今认识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差别不像之前所理解的那么大,二者间存在很多共性的东西。区别在于所有制和分配两个方面上的差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这是用来说明马克思量变质变规律的一个很好的案例。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必须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出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民民主专政

1.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强调国家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压迫、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由此推论:一旦社会主义成功,一旦生产资料全面公有制,阶级关系消亡,国家也就会消亡。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前写的《国家与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有新发展。国家为什么会消亡?第一,因为无产阶级如果夺取政权,劳动者夺取政权,国家就是多数人来统治少数人。这与之前所有阶级社会都不一样,不是奴隶主统治奴隶,不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也不是资本家统治工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才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暴力手段。现在是多数人统治,不一定非要使用暴力,当然过渡期还是要的,反动阶级还要反抗,有反抗就要压制。但是,随着将剥削阶级的反抗压制下去,阶级消灭之后,国家就会消亡。第二,国家怎么消亡?现代国家和民主是联系起来的,民主是国家形式,现在的民主也是多数人的民主,因此是真正的民主。列宁设想革命之后的国家组织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全体工人参加国家管理。随着全体工人参加整个社会经济的治理,最后国家就不是国家了,已经不是一个暴力压迫的工具,而仅仅是一个治理机构。凡是识字的工人都可以进行管理,工人直接参加管理,经过一个过渡期之后,国家就开始走向消亡。1918年列宁亲自起草的俄共布党纲里写了“工会国家化”,这与《国家与革命》的理论观点是一致的。工人如何管理?靠工人的组织,靠工会。工人阶级国家、工农联盟国家,管理机构主要是工农布苏维埃,工厂靠工会组织,把工会组织逐步地改造成国家组织,工会组织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组织。
       实际情况是,19181919年间,俄共党的高层领导中已经开始觉察到存在问题。那些年俄国处于战争状态,一直在打仗。打仗首先要把军需物资运到前线去,但是工会管理的铁路运输效率很低。当时苏联红军总司令托洛茨基就发现,军事部署不顺利,运输系统效率很低,所以主张铁路管理实行军事化,管理人员由国家委任,而非通过工会选举。但是工会对此存在抵制情绪。列宁从1919年开始,不断地在各种场合,工厂、集会、党的会议上,苦口婆心地给大家讲道理。他说:我们工人刚刚从旧社会脱胎出来,还保留旧社会的恶习,现在还不能马上利用工会来管理国家。后来列宁提出来一个新的口号:“工会是共产主义的学校”,第一件事就是让工人学习共产主义。后来,干部委派制在全国广泛推广,国家机构也把旧政府的管理专家请回来,实行精英管理。这些都与起初的理论设想存在差距,是在实践中作出的合理调整。但调整之后出现了干部的官僚主义倾向。列宁一直到去世前不久,还在考虑如何防止官僚主义这个问题,他倡导建立工农监察院。列宁去世之后,斯大林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反而强化了官僚主义,这对国际共运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国家的阶级属性及专政的含义
       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具有阶级性质的,它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但是从理论上看,这样一个上层建筑和苏联当时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似乎存在着不协调。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是完全公有制的,资产阶级被消灭了,不存在阶级对立关系,为什么还要国家呢?其实这是社会主义理论中始终没有说得很明白的一个问题。斯大林当年的说法是,随着社会主义走向胜利,阶级斗争会不断尖锐化。这也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中,党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走了一段弯路,先是承认经济建设为主,后来又撤回到阶级斗争为纲,这些摇摆、理论上的模糊,都与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相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为什么还需要国家,为什么还需要人民民主专政?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深化,现在可以把这个问题讲到位了。因为我们不能超越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关系、阶级矛盾仍然是长期存在的。不光有公有制,还有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外国资本,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意味着社会阶级关系的多样性,因此人民民主专政仍然是必要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多数人对少数反对者的专政,是一个体现大多数劳动者的权利和意志的人民政权,但是它仍然是处理阶级关系的暴力机构。一方面,它仍然是一个国家机器,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有用的;另一方面,今天的国家政权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人民不仅指全体劳动者,还包括了所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以及所有爱国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性地位的确立,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政权性质就有了清晰的解释。国家既是阶级专政,同时也是以民主形式进行社会治理的机构,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题中应有之义。
       3.
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首先要处理好民主的阶级内容和它的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要把社会主义民主理解为以大多数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一个民主,阶级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这个民主的实现形式是怎样的?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更具体一点,表现为一党执政,多党参政,民主协商,最后要实现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这样一种民主形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这样选择?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国家那种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上的政党竞争式的票决民主?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有解决,以至于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最终的目标还是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只是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充分,老百姓的民主素养还不够,将来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还是要实行西方式民主。把西方民主当作一个理想目标,实际上是受到西方民主政治理念的影响。中国特色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一定要由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政治体制改革不可动摇的最根本制度。


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与共产党领导的本质特征

1.国家意志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回顾现代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怎么形成的。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私有制为基础是自然秩序,是自发形成的,不需要讨论如何形成的问题。因为人是独立的主体,是自己劳动的所有者,劳动是自己的,劳动产品是自己的,由劳动积累的财产也是个人财产,这是一个自然过程。研究一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在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这样的基本的所有制特征确立之前,或者说在其确立的过程当中,国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讲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存在许多无人耕种的公地,老百姓可以在这里拾柴,捡蘑菇等。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市场已经打开,产生了对毛纺织品、棉纺织品的大规模需求,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开始起步。为了毛纺织业的原材料,需要牧场养羊,就出现了驱赶穷人的圈地运动。这是一个痛苦的社会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家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鼓励富人圈地,利用各种办法迫使无地农民为资本家打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私有制的形成,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不是如有些人说的自然过程。欧洲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实,即所谓大西洋三角贸易,将英国的工业品运到非洲,卖给当地有钱人,然后在非洲买(或者捕猎)奴隶,塞船舱里运到美洲,用黑奴换取美洲的工业原料运回英国和欧洲。三角贸易有一定风险,但是非常赚钱。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贸易的支持起了重要的作用。哥伦布、麦哲伦航海都有国家支持,由国王或者王公贵族支持,如果没有这种支持,高风险的跨海贸易是不可能大发展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公有制为主体
       生产资料私有制结构的实现并不是一个自然过程,而是有国家行为在其中发挥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设来说,国家同样要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如果没有国家意志、国家行为,那是不可能形成也不可能巩固的。国家先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国有制,改革开放后又放开私营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行为已经给公有制为主体打下基础,改革开放过程中所有制结构大幅度调整,始终保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格局,也是国家在起作用。改革是一个国家有意识推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步骤,改革政策的调整都有国家权力在发挥作用。没有国家的明确导向和坚定意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公有制为主体能否坚持下去就是问题。实际上,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以后的恢复期,国有经济占比也很高,包括我国台湾省。在50年代的时候,蒋介石从大陆带去一大批财富,很多有钱人跟着去了,他在那里建立起“国有制”占多数的资本主义。但是很快情况就发生转变,这显然与政权的阶级性质有直接关系。这种情况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也是非常普遍,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国有经济占多数的情况。但是,国家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推行私有化是很方便的。
       结论是,如果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最大的区别就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那么,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有明确的意识、坚定的意志来维护公有制为主体的格局。如果国家意志改变了,那么实现私有化是早晚的事。二战以后若干年,有那么多市场经济国家就通过私有化快速改变了所有制结构。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曾经一度有许多人主张工业经济或者农村经济的私有化。只要在国家层面上形成共识,在上层,把财产从公有变为私有阻力很小。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很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要想保持公有制为主体,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意志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意志从哪来?一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说,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3.
共产党领导与公有制经济
       关于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国营企业这里看,这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强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坚定的国家意志。如果没有这样的国家意志,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是有可能萎缩的。所谓的“国退民进”是改革开放中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暂时现象,如果这种“国退民进”的趋势长期维持,结果就不言而喻,不需要有很激烈的大动作,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会不断缩水,这还谈何公有制为主体!
       这种情况对于劳动者集体所有制来说同样存在。劳动者集体所有制本身是群众自己的经济,强调的是劳动者自主治理,并不需要国家干预。但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下,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劳动者合作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有国家政策支持的。世界上有名的劳动者合作经济是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工人合作社,这个工人合作社发展比较好,有一定的宏观背景。二战结束以后,西班牙蒙德拉贡地区并不发达,有大量的失业人口,当地劳动者自己组织合作社,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组织起来,自己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蒙德拉贡式的合作工厂想要在更大范围内获得发展,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也做不到。所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尽管有劳动合作社和工人合作工厂,但是规模有限,发展始终不温不火。中国农村合作经济普遍存在,目前发展势头良好,重要的原因是坚持了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即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如果没有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在农村根本待不住,大量失地农民会涌向城市,农村的合作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了。当前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形式就是,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社区合作经济,包括村办集体企业,发展势头最好的是各种形式的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专业合作社。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者合作经济是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保持土地公有制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仍然稳定存在,没有国家的明确意向和坚强的意志是做不到的。市场经济本身就有土地私有化和土地向私人大资本集中的倾向,现在还有些精英在鼓吹土地私有制,如果没有国家明确的意向,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没办法坚持的。进一步说,各种形式的劳动合作经济组织,如果不是现在国家越来越提倡、越来越支持,如果不是我们党的基础组织在农业农村经济中带头组织,农村合作经济不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明确的、坚定的社会主义政策导向是分不开的;进一步说,这又是与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执政分不开的。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集体主义社会意识

  1.西方民主的实质

现在我们来集中讨论所谓的民主问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所需要的上层建筑强调一个代表绝大多数劳动者利益的国家政权的存在,要保证这个国家的阶级内容,它的民主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到底什么样的民主形式能保证国家的阶级性质,这是一个需要政治经济学深入讨论的问题。
       什么是民主?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民主就是人民掌握权力,人民主权。人民怎么获得主权,怎么行使主权,这便涉及到民主的形式问题。西方政治将一人一票的投票表决看作人民主权的唯一合理形式,这种观点是禁不起推敲的。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对西方民主的实质有很深刻的分析,认为当代人的自由是被所有权的事实孤立起来的个人的自由。之所以会孤立是因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在私有制的前提下的个人自由是孤立的人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个人自由,所以是同其他同样孤立的个人相互对立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的自由;这种民主是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民主。这种社会意识已经被广泛传播,全世界都认为自由、民主是先进理念。当然,相对于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确实是先进理念。但我们一定要明白它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强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个人自由是每个人决定自己的事,不受别人的支配。任何时间,带不带口罩是个人自由。可是人是活在社会里面的,人的行为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他在和自然抗争的过程中要依靠社会力量,不是单独的、独狼式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所以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是互相牵连的,不可能完全分开;讲自由一定要处理好个人自由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关系,那么即使是有大多数人形成的社会共识,也不一定就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工业化进程中的生产力,决定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矛盾,这个矛盾就是,人把劳动看作仅仅是谋生手段,不愿意超出必要劳动时间去提供剩余劳动,而社会发展需要剩余劳动,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矛盾。即使在一个完全劳动者社会,在一个公有制经济里面,每个劳动者的利益也是双重的:一方面,劳动力个人所有者,关心当前消费、家庭生活和个人发展;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具有共同利益,关心共同劳动和社会发展的利益。两者尽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但是又有差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于是相互冲突的。
       2.“
众意”与“公意”的民主悖论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专门有一章讲众意和公意。这是两个政治学的概念,众意是说众人表达的意思,当然众人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卢梭也承认这一点,但认为不同意见互相之间是可以正负抵消的,抵消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众人的意思。这个众人的意思是不是就一定符合人民整体利益呢?不一定,这个整体利益,卢梭称之为公意,代表社会的主张,社会的利益。社会利益和社会所有个人所表达的意思的总和是有差异的。可以拿公有制中一些特定的境况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南斯拉夫的自治劳动体制,企业职工成为这个企业生产的决定者,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生产出来之后如何分配由劳动自治决定。但是劳动自治在决定分配的时候,到底多少是用于企业发展?很多情况下,劳动自治的决策倾向于个人多分一点。因为从个人利益看,个人收入便落袋为安。收入留在企业,明年到底生产发展如何、投资是否合适,有没有风险,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劳动自治的投票结果往往倾向于个人收入,这不是理论推测,而是由南斯拉夫劳动自治数十年时间的宏观数据可以证明的。企业投资积极性较低,宏观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更愿意用贷款来发展生产,宏观数据的表现便是积累不足。工人民主表决的结果未必符合劳动自治的长远利益。
       还可以举一个中国的例子,50年代初毛泽东和梁潄溟二人之间有过一场争论。梁潄溟说共产党人要行仁政。毛主席说:你讲的是小仁政,而我讲的是大仁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最大的问题是国家工业化缺乏资金。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哪来的钱搞建设?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时面对的相同困境,有位美国经济学家把它叫做“低收入循环陷阱”:越穷越没有钱投资,越不投资就越穷。怎么突破贫困陷阱,必须要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本积累率,就是要从国民收入中拿出更多份额用于积累,这在短期内会影响老百姓生活,对农民的影响更大。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二十年,社会积累率从20%提高到30%,极大加快了工业化步伐,这是劳动者长远利益所在,毛主席说是大仁政。梁潄溟貌似为农民说话,主张小仁政。两种政策如果投票表决,众意如何?结果会是怎样的?
       所以民主政治里面确实存在众意和公意的差异,解决这个矛盾并不容易。卢梭轻描淡写地说道,“如果人民能够充分了解情况,并进行讨论”,“那么从大量小分歧当中,总能产生公意”。问题是,如果所有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去行使表决权,又有什么机制可以保障投票结果一定符合公意?人民真要都了解情况,并且大家都从长远利益出发,卢梭所说的情况也许会发生。而这取决于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所谓的社会意识。如果这个社会总体上倾向于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必要的时候,个人利益可以牺牲,这至少是一种社会道德的标准。即使有这样的道德标准,个人也不能保证遵循,有人会在投票时候选择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既然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存在矛盾,那么公意与众意的民主表决过程中的差异现象就会出现。而且,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众意和公意的矛盾会受阶级关系主导,一人一票的绝对民主更加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意的,这是资本主义政治已经一再向我们证明的。英国的脱欧是公投,美国人选择特朗普也是一人一票。任何一个发达地区如果用公投来解决它是否要独立,结果往往与这一地区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它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越大,公投结果越是主张独立的更多。美国一人一票的票决民主只是从表面上看代表“人民意志”,实际上最终是少数人专政,很多政治学家的研究已经一再证明了这一显著事实。
       社会主义是多数人的民主,不能说现在没有阶级矛盾,没有阶级差异,但是阶级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重要的是,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形式和民主政治实质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更加纯粹的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考茨基认为多数人享受的民主一定是最彻底的民主。经过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可以很明确地说,这种认识并不正确,至少是存在片面性。
      3.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集体主义社会意识基础上
       什么样的民主形式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呢?首先,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建立在集体主义意识的基础之上。所谓的集体主义并不是说个人利益不重要,更不是否认个人利益,相反个人利益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中被充分重视。劳动致富是一种社会主义积极性,社会经济也会因此繁荣,而劳动致富与劳动者的个人利益紧密相关。共产党讲集体利益,绝不否认劳动者的个人利益,恰恰相反,我们的执政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福祉体现在哪里,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满足每个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去关心劳动者的个人利益,要去关心劳动者的医疗、教育、安全等个人利益;关心群众利益,“一个也不能少”。
       集体主义首先强调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社会道德风尚,在需要的时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把集体利益放在前面是更道德的。但是对于崇尚个人自由至上的西方人来说,这个观念却不可接受,他们认为服从就是专制政治的代表。政治史上确实存在这样的纳粹主义,让全体老百姓绝对服从,强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每个人都要绝对服从。但是共产主义是不一样的,共产主义认为集体主义要先承认每个劳动者的利益,关心每个劳动者的美好生活。当我们面对公共选择的时候,要讲究这个道德标准,尤其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人民代表参与决策时,他应该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小集体的利益,局部地方的利益。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的提案、发言都是公开的,如何判断这些提案的质量,集体主义的标准就发挥作用了。我们的政治实践是讲究集体主义,让全体人民能够在公共决策过程中,以集体主义意识来集合成一种社会氛围。如何实现这一点呢?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公共决策过程中保持集体主义社会意识是不可能的。
       4.
阶级意识和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一方面是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一方面是强调民主集中制。共产党员应该在公共决策过程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社会意识,引导公共决策。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所需要的阶级意识难以形成,这是对卢卡奇在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批判中形成的结论。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关注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我们在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关注劳动者的阶级意识。阶级意识是从历史进程的规律性的认识中理解阶级利益,是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把阶级利益和历史进程结合起来,从长远的整体观点去看阶级的整体利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进度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要依赖于先进阶级来实现,这个先进阶级在当代是工人阶级,他的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他能够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把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历史进程联系起来,用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和劳动者利益是一致的,这个理论认识是前提。但是,理论没有实践是不行的。中国共产党不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更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初心和承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百年的民族复兴、人民解放运动中,用实践锤炼出来的;她把人民中的优秀分子集中起来,这些人有更强的集体主义意识,愿意为了信仰去奋斗、牺牲。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一百年来共产党人一直在推进的运动。共产党人在革命运动中冲锋陷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了一个先锋队组织、一个理解历史进程和阶级利益的党,一个能够把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想和全部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党。
       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必要构建,没有党的引领,集体主义意识形态是实现不了的,集体主义意识对人民群众的主导、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是做不到的。劳动群众的阶级意识不能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就无法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随时都有可能垮塌,这是政治经济学基本的逻辑。这个逻辑推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党要把他所把握的科学理论在群众中传播。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初期所写的《怎么办》中提出,要建立纪律严明的先锋队组织,要创办宣传革命思想的刊物,向工人群众灌输阶级意识。在当时反动阶级统治的社会环境下,列宁用“灌输”这个词是准确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领导群众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时候,阶级意识也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灌输给群众,但必须意识到,阶级意识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由外而内的过程,工人群众之所以能听布尔什维克的话,并不是完全因为外部因素。工人群众本身就存在从自发性到自觉性的这样的意识变化过程,工人群众争取解放、争取独立,推翻剥削统治的自发意识是内生的,工人要通过劳动创造自身美好生活的自发意识也是内生的。所谓“灌输”是指把工人意识当中的关于长远利益和阶级利益的东西,通过理解历史进程而开发出来。引导和开发可能会比灌输这个概念更容易理解,它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党和人民群众是共同成长的,只有与人民群众共同成长,共产党才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五、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将自己熔铸到社会主义的制度结构中

中国共产党70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之中,已经表现出来其与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如果不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没有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这首先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统领全局,协调四方,党的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党的组织镶嵌在社会制度的所有领域。中国共产党将自身熔铸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的有机体中。并且,在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建设过程当中,党一直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引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灵魂和舵手。我们从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实施者,它决定国家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
       2.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同行
       在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党和人民一直是一同前行的。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家倡导的重要路线。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决策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在决策过程中要总结群众经验,然后再去指导群众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内容,提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重要指示。“我们的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任何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这些都是总书记的原话。我想在这里用它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质,民主政治当然不是完全否定票决制度在民主过程中程序性的意义、工具性的意义,但是我们绝不将其绝对化。票决民主只是民主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有,但不能完全依赖它。西方民主建立在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这样一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强调票决民主神圣不可侵犯,而这最终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只有把票决民主神圣化,资产阶级才可以打着这面神圣的旗子进行暗箱操作,进一步利用票决民主实现一己私利。美国不仅在国内政治当中充分利用票决制度,而且利用它去破坏一些具有反美倾向的发展中国家政权,如鼓动“阿拉伯之春”、利用缅甸政局动乱等。票决制的实际内容到底是什么,这要看背后是哪些人在操纵,因为完全分散的选民投票本身没有方向性,方便政客操控,特别是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可以事先预测民意并进行暗箱操作。
       3.
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怎么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我们强调共产党领导,强调民主集中制,强调共产党要讲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其实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方式,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若共产党将这种群众路线牢记于心,付诸于行,那会比票决民主更加完整、准确地反映公意。至少可以这么说,不同民主形式是可以互补,而不是相互排斥的。相比于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上的优越性在于,它把各种民主手段充分调动起来,让它们相互补充。一方面,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准确把握历史发展方向,在不同发展阶段及时调整方针政策,与时俱进的领导社会主义运动;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党充分信任,在党领导下建设自己的美好生活。国外有民意机构进行民意测验,发现中国政府得到中国人民肯定的比例非常之高,在受调研各国中排名领先。这也说明,每个生活在中国大陆的普通老百姓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充满信心,而这个东西就是真正的民意。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任何成功都不会一劳永逸。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总书记的这番话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ODY0ODM2Ng==&mid=2247499023&idx=1&sn=7d1ed3bee477df6d683c8fa5b3b8aa9c&chksm=e99f3acedee8b3d8d3c9bd35ad17e9b0dbaefee22ecef05066b83ac0e599820359954f24d7de&mpshare=1&scene=23&srcid=11183Cxb3cfoOEw7IIVYh5qv&sharer_sharetime=1637237755985&sharer_shareid=18da34d0273e83d8a057cf692490c0f5

阅读 1441 次数
更多: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sogou